
年會講者介紹
往下拉可看更多講者資訊及演講大綱
個人
Who am I ?
標籤之外,傾聽我們說
「慌」最先出發於個人內心,我們邀請長期關注街頭文化自我認同、經營劇團、伴侶陪伴等個人議題的講者,分享他們如何處理個人的「慌」。



徐思寧
貓獅子工作室
創辦人
楊元慶
溜溜球金氏世界紀錄
保持人
張嘉容
水面上水面下劇場
藝術總監
陳潔晧
貓獅子工作室
創辦人
社會
What should I do ?
何時能不再害怕未來
求職、薪資,社會新鮮人的「慌」來自於與職場接軌的迷惘,我們邀請經歷過求職慌、從事社區營造的工作者來分享如何勇敢面對未來。





程懷昌
聯廣傳播集團執行長
小男孩樂團團長
林峻丞
甘樂文創
創辦人
鄭雅慈
Facebook全球上網計劃
產品行銷長
自然
Where can we go?
島嶼野望
處在資訊世代,更深刻珍惜所處的土地,我們邀請從事環境、汙染、能源耗竭等議題的工作者,分享他們為自然環境所付出的事蹟。



劉慧貞
海洋回收紗專案負責人
黃之揚
RE-THINK 環境教育協會
創辦人
范欽慧
臺灣聲景協會
理事長
詳細介紹

楊元慶
職稱
2007台灣溜溜球大賽冠軍
2010台灣十大傑出街頭藝人
台灣外交史上唯一溜溜球表演者 (2012年4月與馬英九總統出訪非洲邦交國於國宴及僑宴表演)
溜溜球項目雙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 (日期:2014.01.06 項目:溜溜球抽餐巾布 紀錄:1分鐘12張) (日期:2014.04.03 項目:溜溜球打硬幣 紀錄:1分鐘16個)
臺灣街頭藝術文化發展協會副理事長
簡介
楊元慶14歲時立志成為溜溜球高手,於是他努力尋找各種資源自學溜溜球,儘管家人比較希望他當醫生,他還是無法抵擋自己對溜溜球的熱情,靠自己的努力向家人證明溜溜球也可以是抬得起頭的職業,他得過台灣溜溜球大賽冠軍、獲選台灣十大傑出街頭藝人,甚至還打破溜溜球金氏世界紀錄,與馬英九總統一同至非洲參訪並表演溜溜球,而他的人生哲學是:「不是要當最厲害的,而是成為無法取代。」
大綱
從踏入溜溜球的故事、在國外不同藝術節演出的趣事,到從街頭藝術節得到靈感,看見台灣街頭藝術的不足與困境,接著成立臺灣街頭藝術文化發展協會,及街頭藝術文化的願景,最後以溜溜球表演作結。

張嘉容

陳潔晧(Felis Simha)
職稱
女人迷Womany 特約作家
風傳媒觀點專欄作者
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
曾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藝術策劃總監(2016)
簡介
劇場編導、散文作家、成大戲劇治療課程教師。張嘉容學生時期就熱愛文學,自稱「連上課都在寫詩」,成立「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」,用一齣齣的原創編導作品、一次次的戲劇療癒團體,推動戲劇創作與社會參與,透過藝術轉化社會。水面下的是心事,水面上的是故事,心事與故事互相交流,台上台下彼此理解改變,就是戲劇家最快樂的事。
嘉容認為,劇場不是耍酷、展示炫的地方,要小心表象的再現和再現,也不能只滿足於提供一個新奇的演出。透過藝術來轉化社會,提供洞見,讓人們知道如何與當下的現實共處,不迷失於存在與當下的虛無或憤怒等議題,是所有戲劇和藝術創作者可以努力的。
大綱
職稱
作家、藝術家、貓獅子工作室創辦人
簡介
台灣人。藝術家。34歲時發現自己童年遭受性侵的回憶,透過閱讀、書寫與創作,尋找復原的方向。出版《不再沉默》述説童年經歷的許多傷痛。繪畫曾是我童年生活最快樂的事情,但在受虐期間被暴力剝奪。成年後以各形式的藝術創作,表達對社會不公義事情的關懷。作品曾入選臺北美術獎及高雄獎,並舉辦多次個展及聯展。踏上復原之路後,持續書寫創傷復原的歷程,也積極透過創作重新肯定信心與感受。

徐思寧 (Alice Tsui)

程懷昌
職稱
貓獅子工作室創辦人、長庚兒少保護中心研究助理
簡介
香港人。香港大學藝術學系畢業,台灣研讀兒童與家庭碩士。兒童權利倡議者。相信每個生命都值得欣賞和善待。長年投入兒童藝術教育及弱勢兒童的陪伴工作。在樂生社區學校當義工時認識潔晧,後與潔晧一起發現他兒時性侵的記憶,透過兒童發展與創傷復原的知識和經驗,兩人共同尋找復原之路。現任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研究助理,積極投入預防兒童虐待的教育宣導工作。
職稱
現任聯廣傳播集團執行長、小男孩樂團團長兼吉他手、歌曲作者及專輯製作人。
是一位現實與理想共存的實踐者。
簡介
程懷昌,人稱昌哥,是國內第一家上市廣告公司聯廣集團的執行長兼發言人。職涯自奧美廣告的AE開始,一直做到WPP的GroupM集團CEO,旗下掌管三百多名員工,負責近百億台幣的媒體廣告企劃採購。昌哥於近年成功轉戰聯廣並將於今年推上股票市場,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的本土廣告公司。
昌哥同時也是知名樂團小男孩樂團的團長兼吉他手。在Sony Music旗下已發行兩張專輯,譜寫的數十首高度傳唱歌曲在國內外排行榜均獲得佳績,MV在Youtube的總瀏覽次數超過兩千五百萬次。
大綱
從展現真實的自己、踏入社會切勿慌,到扮演工作的自己、累積發言權,點出青年隨時培養眼界,成為悠遊社會的貢獻者
最後則以身分轉換的方式來看待社會:執行長vs.吉他手vs.丈夫vs.父親vs.兒子,鼓勵正向的力量理解他人,理解族群與自己的差異,學會如何與社會做平衡,同時保有自己的理念,繼而在社會群體中佔有一席之地。

鄭雅慈
職稱
曾任職西爾斯百貨數位策略經理、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針對百貨平板電腦-電子商務產品長、
麥當勞全球數位產品資深總監、eBay行動拍賣全球新興市場產品長
現職為Facebook全球上網計劃產品行銷長
簡介
鄭雅慈,又被稱為「矽谷阿雅」,勇敢踏出台灣,前往國外「拓荒」,積極在沒有背景、沒有人脈的異地,闖出自己的一片天,在金融風暴時,對外國求業者僅有10%錄取率的美國,她並沒有因此退縮,反而在兩個月之內,投出500份履歷;透過校友名冊聯繫學長姐對談,透過主動出擊,她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人脈網,更獲得了自己理想的工作,現在仍持續在職場接受新的挑戰。
大綱
慌世代等於拓荒時代:這是一個還沒有被上一輩定義的時代,這個時代有無限的機會與可能讓你重新定義你的價值,台灣的價值,就好像當年來矽谷拓荒的年輕人,他們定義了矽谷,今天,你有機會重新定義台灣。
最後則分享勇氣來自於善用自己的優點:如何找到與善用自己的優點。
林峻丞

黃之 揚

范欽慧
職稱
甘樂文創志業有限公司執行長、小草書屋夢想學校執行長
社團法人台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秘書長、禾乃川國產豆製所執行長
新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、新北市社造委員會委員
簡介
林峻丞在2010年成立了甘樂文創以社會企業商業營運促進社區整體發展、解決社會問題,以實踐社區支持系統為目標,投入新北三峽的社區文化設計。至今,甘樂文創的故事,很難用「單一領域」說清楚,因為它的版圖涵蓋了社區營造、設計、觀光、食堂、空間租借、藝文展演、課程、文創商品、發展地方產業、獨立刊物《甘樂誌》、教育等等,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文創產業鏈。更長期投入弱勢學童課後照顧,成立「小草書屋」及「青草職能學苑」,不僅課業的輔導,更著重孩子的非認知能力的提升,為7~18歲的孩子建構一個完整的社區學習系統。
職稱
RE-THINK 環境教育協會創辦人
簡介
大學學英文,出社會做行銷,最後把所學都用在最廢的海廢議題上,用社群的力量號召兩萬人參與環保行動。希望把遙遠環境議題轉化成大眾好消化的素材,讓台灣成為一個對環境更友善的島嶼。
大綱
一個人要改變社會,辦得到嗎?從提到社會問題、過往經驗-非主科,用行銷弄環保,一開始的一人協會和撞牆期。到RE-THINK靠社群思維做到的事情,「Make it fun, or what's the point of it?」。
要改變社會的門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,但帶來的爽感很高。
職稱
國立教育廣播電台「自然筆記」製作主持人
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
簡介
自然作家、紀錄片編導、節目製作主持、野地錄音師、跨界藝術創作者。1997年走入自然,長期用聲音記錄台灣生態環境、並致力發展土地的聽音美學,2013年推動「寂靜山徑」計畫,喚起更多人關注自然聲景保護的價值。 創作版圖多元豐富,包括文字、聲音、影像、展覽、音樂會,藉由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,來傳達對土地的關心。
現任國立教育廣播電台「自然筆記」製作主持人、2015年創立「台灣聲景協會」,並任理事長。國立政大新聞學系學士、美國雪城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、師大環教所博士班。獲獎記錄包括五座廣播金鐘獎、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、林榮三文學獎、陽明海運海洋文學獎、永續台灣報導獎、學學文綠色環保達人獎、文建會紀錄影帶優等獎等。入圍金鼎獎科學圖書獎、卓越新聞廣播採訪報導獎、2016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書展大獎等。
大綱


劉慧貞
Crispy脆樂團
Skippy Lu 盧羿安
丁不拉丁
職稱
任職於遠東新世紀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襄理職務,海洋廢棄物回收專案主要成員之一
簡介
從台灣科技大學纖維及高分子所畢業後即就職於遠東新,將所學投入化纖產業已有16年,掌握紡織產業的市場快速脈動,並視為相當有創新與挑戰的工作。累積10年產品創新及製程改善經驗,6年前跨入市場最前線,面臨大陸化纖產業生產實力增強,台灣紡織業只有大量生產、規格化產品的作法,遲早被淘汰,機能性、環保、智慧是接下來遠東新未來幾年要走的重點。
職稱
Skippy Lu 盧羿安:主唱兼吉他手
丁不拉丁:多功能樂手
簡介
Crispy脆樂團是由男主唱Skippy和女主唱丁不拉丁組成的雙人演唱組合,成立於2010年。從木吉他彈唱出發,音樂融合民謠、搖滾、迷幻、電子,曲風多元。
Skippy和丁不拉丁大學時都是台大機械系,在這個升學主義的社會中似乎是人們眼中稱羨的優秀學生,注定能夠功成名就。然而他們更著迷音樂,享受將自己的情感與信念寫進歌裡的過程,於是毅然決然放棄工程師的高薪工作,專心製作音樂,歌曲多描寫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、真實的生活感觸,帶給現代年輕人一股被理解、被鼓勵的動人力量。
獲獎紀錄:
2018入圍第29屆金曲獎「最佳演唱組合」
2013墾丁春浪音樂創作大賽冠軍,並前往新加坡參加新加坡春浪音樂節
2012政大金旋獎創作組第三名
2011淡江大學金韶獎創作組第二名、最佳作曲獎
